清生,米,医学博士,博士
主编辑
清生,米,医学博士,博士
教授兼主任

皮肤内科
韦恩州立大学
美国

教育

1992 免疫学和皮肤病学博士学位 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辽宁
1991 免疫学和皮肤病学硕士 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上海
1985 泰山医学院医学博士 中国山东省泰安市

传记

米庆生,医学博士,教授,高级科学家,亨利·福特免疫计划主任,亨利·福特健康系统(HFHS)皮肤科,内科部皮肤病学研究主任;韦恩州立大学(WSU) Karmanos癌症研究所(KCI)肿瘤学系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系。他也是WSU/KCI/WSU免疫学焦点小组的主任。他于1985年获得泰山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获得中国医科大学免疫皮肤病学博士学位。泰山医学院皮肤科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91-1996);NIH Fogarty国际奖学金资助的NIH /NIH老龄研究所免疫学实验室客座副研究员(1996-2000);加拿大罗伯特研究所自身免疫组高级研究员(2000-2003年);乔治亚医学院病理学系和皮肤学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2003-2008)。2008年加入亨利福特健康系统和韦恩州立大学免疫与微生物系,建立亨利福特免疫学项目,2013年晋升为高级科学家/教授。Mi博士是100多篇论文的作者,并担任多个期刊的副编辑或编委会成员。 He is a grant reviewer for NIH (USA), NSF (China), MRC (United Kingdom), BBRC (United Kingdom), and SNFS (Switzerland). His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s include epigenetic (miRNAs/HDACs) immune regulation (especially in NKT cells and epidermal langerhans cells) and miRNA biomarkers for human diseases, which are currently funded by NIH 3 RO1s and Juvenile Diabetes Research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JDRF).


研究兴趣

  • 免疫调节
  • NKT细胞,
  • 树突状细胞,
  • microrna。
  • 皮肤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生物标志物

专业的活动:

  • 实验室旅行奖,Aai,新奥尔良2015年度会议
  • 该奖项表彰AAI的卓越研究和成就(约20个奖项)
  • 指导委员会成员,Biomarker工作组2013年
  • 国际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约10名成员)
  • 实验室旅行奖,2012年度会议,Aai,波士顿2012年
  • 该奖项表彰AAI的卓越研究成果(约50个奖项)
  • 实验室旅行奖,2011年年会,AAI,旧金山2011
  • 该奖项表彰AAI的卓越研究成果(约50个奖项)
  • 2006年波士顿AAI年会青年教师旅行奖
  • 该奖项表彰AAI的卓越研究成果(约50个奖项)
  • 2005年年度会议初级教师旅游奖
  • 美国免疫学家协会(AAI),圣地亚哥
  • 该奖项表彰AAI的卓越研究成果(约50个奖项)
  • 青年教师旅行奖,第十二届国际免疫学大会2004
  • 加拿大蒙特利尔
  • 该奖项表彰AAI的卓越研究成果(约50个奖项)
  • 2000年海外科学家“阳光计划”学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每年15个奖项)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约翰·福格蒂外国科学家国际奖学金,1996-2000医学博士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的员工认可奖(1999年,美国马里兰州)
  • 1995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
  • 泰安市十大青年人才科学家,泰安1994
  • 1994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山东省教育委员会,济南
  • 1994年泰安泰山医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3年提名的山东省十大人才年轻人,济南1993
  • 1993年获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山东省教育委员会,济南
  • 1992年美国纽约第18届世界皮肤病大会青年科学家奖学金
  • 该奖项表彰卓越的研究成果(约10项)

出版物

  1. 魏琦,刘烨,刘平,郝杰,梁米,米QS,陈JK,董智(2016)缺氧诱导因子-1诱导MicroRNA-489对缺血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杰姆·索克·诺尔。2016年3月14日。pii:ASN.2015080870 PMID:26975439。
  2. 圣路易斯D、罗梅罗R、普拉齐奥、阿雷纳斯·埃尔南德斯M、帕纳伊特斯库B、徐Y、米洛维奇T、徐Z、巴蒂G、米QS、德雷罗S、塔卡AL、哈桑SS、戈麦斯·洛佩斯N.(2016)不变的NKT细胞激活诱导晚期早产,罗格列酮可减弱这种作用。免疫杂志。2016年2月1日;196(3):1044-59. 内政部PMID:26602058。
  3. 激光辅助递送维生素C、维生素E和阿魏酸配方血清可通过增加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降低部分激光术后恢复。2015年11月27日。PubMed PMID: 26612341。
  4. Li C,Li Z,Li S,Wang C,Han L,Cui L,Zhou J,Zou H,Liu Z,Chen J,Cheng X,Zhou Z,Ding C,Wang M,Chen T,Cui Y,He H,Zhang K,Yin C,Wang Y,Xing S,Li B,Ji J,Jia Z,Ma L,Niu J,Xin Y,Liu T,Chu N,Yu Q,Ren W,Wang X,Zhang A,Sun Y,Wang H,Lu J,Li Y,Qing Y,Cheng G,Wang Y,Zhou L,Niu H,Liu Q,Mi QS,Shi Y.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了中国汉族痛风性关节炎的三个新风险位点。纳特公社。2015年5月13日;6:7041. PubMed Central PMCID:PMC4479022。
  5. 周立,施一林,李克,哈姆扎维一世,高太和,哈金斯右,林HW,米QS。循环Th17细胞增多和血清TGF-β和IL-21水平升高与人类非节段性白癜风的发展相关。色素细胞黑色素瘤Res.2015年5月;28(3):324-9. 内政部:10.1111/pcmr.12355。Epub 2015年2月13日。PubMed PMID:25604047。
  6. Bhatt K,Wei Q,Pabla N,Dong G,Mi QS,Liang M,Mei C,Dong Z.缺氧诱导因子-1诱导的MicroRNA-687靶向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系物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杰姆·索克·诺尔。2015年7月;26(7):1588-96. PubMed PMID:25587068;(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7. Barrie ES,Lodder M,Weinreb PH,Buss J,Rajab A,Adin C,Mi QS,Hadley GA.ITGAE在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展中的作用。内分泌素。2015年3月;224(3):235-43. 采购经理人指数:25525188。(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8. Dzinic SH、Chen K、Thakur A、Kaplun A、Bonfil RD、Li X、Liu J、Bernardo MM、Saliganan A、Back JB、Yano H、Schalk DL、Tomaszewski EN、Beydoun AS、Dyson G、Mujagic A、Krass D、Dean I、Mi QS、Heath E、Sakr W、Lum LG、Sheng S.前列腺肿瘤中的Maspin表达诱导宿主抗肿瘤免疫。目标。2014 30;5(22):11225-36. PubMed PMID:25373490;(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9. 孙锐,张凯,张旭,崔丽,王超,米强,刘胜,李超。CC趋化因子配体2 -2518A/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男性痛风相关。国际风湿病杂志2015年3月;35(3):479-84。PubMed PMID: 25119828。(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10. 刘X,高N,董C,周L,米QS,斯坦迪福德TJ,余FS。鞭毛蛋白诱导的CXCL10表达介导真菌直接杀死和NK细胞募集到角膜以应对白色念珠菌感染。欧洲免疫杂志。2014年9月;44(9):2667-79.. PubMed PMID:24965580;(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11. 史玉玲,魏兰明,林宏文,米高生*,周玲*。小鼠自身免疫性白癜风血清miRNA表达谱的变化皮肤科杂志。2014年2月;23(2):140-2。PubMed PMID: 24401108。文章的第二作者。
  12. 周L,气中移动,刘M,徐YP,李G, Weiland M,卡普兰DH, Mi QS。microRNA miR-17-92簇在表皮朗格汉斯细胞中高表达,但不是其发育所必需的。中华医学杂志。2014 1;15(1):57-61PubMed PMID: 24285176。
  13. Chan DV, Gibson HM, Aufiero BM, Wilson AJ, Hafner MS, Mi QS, Wong HK。人CD4+和CD8+ T细胞中CTLA-4的差异表达与NFAT1的增加和CD4+增殖的抑制有关。15(1):25-32.PMID:24173147;(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14. 施一林,李克,哈姆扎维一世,林HW,周L,米QS。北美非节段性白癜风患者循环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升高。皮肤科学杂志。2013年9月;71(3):212-4. PubMed PMID:23870656。
  15. Mi QS,Kenny JJ。自身反应性磷胆碱特异性B细胞的耐受类型取决于所表达受体的独特类型。细胞分子免疫。2013年7月;10(4):311-6. 内政部:10.1038/cmi.2013.17。采购经理人指数:23624878。
  16. 陈文斌,高丽,魏兰明,赵杰,刘敏,周丽,米高。骨髓中mirna的缺失可以预防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但miR-155的缺失则不能。细胞周期。2013年4月1;12(7):1151-2。PMID: 23528982。
  17. Shi YL,Weiland M,Li J,Hamzavi I,Henderson M,Huggins RH,Mahmoud BH,Agbai O,Mi X,Dong Z,Lim HW,Mi QS*,Zhou L*。MicroRNA表达谱识别潜在的第10页,共16页。
  18. 非节段性白癜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色素细胞黑色素瘤Res.2013年5月;26(3):418-21. PubMed PMID:23470042。副高级。
  19. 徐玉萍,戚RQ,陈伟,石烨,崔ZZ,高晓华,陈海东,周力,米QS。衰老影响表皮朗格汉斯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并改变其miRNA基因表达谱。老化(奥尔巴尼)。2012年11月;4(11):742-54. PubMed PMID:23178507。
  20. Mi QS,Xu YP,Qi RQ,Shi YL,Zhou L.缺少microRNA miR-150会降低表皮朗格汉斯细胞交叉呈递的能力。皮肤科专家。2012年11月;21(11):876-7. 内政部:10.1111/exd.12008。PubMed PMID:23163655。
  21. Mi QS, Xu YP, Wang H, Qi RQ, Dong Z, Zhou L. microRNA miR-223缺失增加朗格汉斯细胞交叉呈现。国际生物化学杂志。2013年2月;45(2):395-400。doi: 10.1016 / j.biocel.2012.11.004。Epub 2012 11月12日。PubMed PMID: 23153510。
  22. Ozog DM, Liu A, Chaffins ML, Ormsby AH, Fincher EF, Chipps LK, Mi QS, Grossman PH, Pui JC, Moy RL。用部分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成熟烧伤疤痕后的临床结果、组织学结构和胶原蛋白表达的评估。JAMA Dermatol. 2013 1;149(1):50-7。jamadermatol.668 doi: 10.1001/2013.。(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23. 史玉林,顾杰,朴智杰,徐玉萍,余福斯,周力,米Q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改善DNFB诱导的小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并减少表皮朗格汉斯细胞。皮肤科学杂志。2012年11月;68(2):99-107 PMID:22999682。
  24. 张L,杨米,标记P,白色LM,Histig M,MI QS,Divine G,Gibson G.血清非编码RNA作为骨质关节炎的生物标志物ACL损伤后骨关节炎进展。骨关节炎软骨。2012年12月20日(12):1631-7 PMID:22944527;(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25. 曲磊,刘爱华,周立军,何超,徐志刚,刘爱华,刘爱华。CO(2)激光治疗烧伤瘢痕的临床和分子效应。中国激光外科杂志。2012年9月;44(7):517-24。PubMed PMID: 22907286。(参与研究理念,设计和实施。
  26. 曲力,魏B,刘M,张力,肖T,陈HD,周力,米QS*,何C*。在一个遗传性血管水肿I型大家族中,C1抑制剂(C1INH)基因第8外显子的一个新突变导致其生理终止密码子被取消。2012年10月;21(10):788-91 PubMed PMID:22882460。副高级。
  27. 周磊,李凯,石玉玲,Hamzavi I,高太田,Henderson M, Huggins RH, Agbai O, Mahmoud B, Mi X, Lim HW, Mi QS。非节段性白癜风外周血T细胞免疫表型的系统分析:自然杀伤T细胞缺陷的暗示。黑色素瘤研究进展。2012年9月;25(5):602-11。PubMed PMID: 22591262。
  28. 徐玉萍,石烨,崔ZZ,蒋HH,李力,王XF,周力,米QS。表皮朗格汉斯细胞发育不需要TGFβ/Smad3信号通路。投资皮肤科。2012年8月;132(8):2106-9. PMID:22437318;PubMed Central PMCID:PMC3398167。
  29. MI QS,Weiland M,Qi Rq,Gao Xh,泊松LM,周L.全球基因表达谱鉴定小鼠血清miRNA内源性引用的鉴定。Plos一个。2012; 7(2):E31278。PubMed Pmid:22348064。
  30. 郑Q,周L,米QS。MicroRNA miR-150参与Vα14不变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免疫杂志。2012年3月1日;188(5):2118-26. PubMed PMID:22287707。
  31. 齐R,刘M,高XH,余FS,陈HD,林HW,周L,米QS。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是皮肤朗格汉斯细胞成熟和吞噬所必需的。皮肤科学杂志。2012年2月;65(2):152-5. PubMed PMID:222421。第11页,共16页。
  32. 齐R,Weiland M,Gao XH,周L,MI QS。通过微阵列分析鉴定血清微稻草的内源性癌症:U6小核RNA不是可靠的标准化器。肝脏。2012年5月; 55(5):1640-2;PubMed Pmid:22213067。
  33. Mi x,他,邓啊,莱文am,她jx,mi qs *,周l *。缺乏MIR-938 SNP在IDDM10中与人类1型糖尿病的关联。二甲酚元综合征。2011年10月20日; 3(1):27。DOI:10.1186 / 1758-5996-3-27。PubMed Pmid:22014115;PubMed Co-Senior。
  34. 孟德明,王力,小徐,严斯乐,周力,米QS。Fabp4-Cre介导的miRNA处理酶Dicer缺失导致小鼠胚胎致死。糖尿病学报。2013年10月;50(5):823-4 PubMed PMID:21984007。
  35. 高N,尹杰,尹GS,米QS,余FS。树突状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是角膜上皮创伤修复的决定因素。我是J Pathl。2011年11月;179(5):2243-53. 内政部:10.1016/j.ajpath.2011.07.050。PMID:21924232;(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36. microrna是控制iNKT和调节性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关键调控因子。细胞免疫学报。2011年9月;8(5):380-7。doi: 10.1038 / cmi.2011.27。PMID: 21822298;PubMed Central PMCID: PMC4012887。
  37. 李克,徐克,高T,郑Q,齐RQ,王H,魏兰M,东Z,米QS*,周L*。microRNA-223基因敲除小鼠中不变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免疫药理学。2011年5月;11(5):561-8. PubMed PMID:21094288。副高级。
  38. 徐宏,周磊,孟D,徐俊,董智,米高。胸腺中microrna的缺失扰乱了不变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7(6):447-53PubMed PMID: 20852654;PubMed Central PMCID: PMC4002964。
  39. Hamrick MW, Herberg S, Arounleut P, He HZ, Shiver A, Qi RQ, Zhou L, Isales CM, Mi QS。在老年小鼠中,脂肪因子瘦素增加骨骼肌质量并显著改变骨骼肌miRNA表达谱。生物化学学报。2010年9月24日;400(3):379-83。PMID: 20800581。
  40. MI QS,HE Hz,Dong Z,Isales C,周L. microRNA缺乏胰岛细胞的缺乏加剧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鼠自身免疫糖尿病。细胞周期。2010年8月1日; 9(15):3127-9。PubMed Pmid:20699654。
  41. Meagher C,Beilke J,Arreaza G,Mi QS,Chen W,Salojin K,Horst N,Cruikshank WW,Delovitch TL.白细胞介素-16的中和通过CCL4依赖机制保护非肥胖糖尿病小鼠免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糖尿病。2010年11月;59(11):2862-71. PMID:20693344;(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42. Bhatt K,Zhou L,Mi QS,Huang S,She JX,Dong Z.在顺铂肾毒性期间,通过p53诱导MicroRNA-34a,并有助于细胞存活。摩尔医学院。2010年9月至10月;16(9-10):409-16. PubMed PMID:20386864;(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43. Wei Q,Bhatt K,He HZ,Mi QS,Haase VH,Dong Z.从近端小管靶向删除Dicer可保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杰姆·索克·诺尔。2010年5月;21(5):756-61. PMID:20360310;(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44. 赵X,贺X,韩X,余Y,叶F,陈Y,黄T,徐X,米QS,辛M,王F,Appel B,Lu QR。微RNA介导的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控制。神经元。2010年3月11日;65(5):612-26. PubMed PMID:20223198;(参与研究理念,设计和实施。
  45. Mi QS,Yan SL,Wang ZZ,Ding KH,Li C,Wang L,Zhou L,Yamamoto Y,Yamamoto H,Okamoto H,Isales C.RIP-iNOS转基因小鼠的自发骨丢失:16例糖尿病介导的骨减少/骨质疏松症的第12页小鼠模型。细胞周期。2009年12月15日;8(24):4179-81. Epub 2009年12月21日。PubMed PMID:19946218;PubMed Central PMCID:PMC3719381。
  46. 李超,韩磊,Levin AM,宋华,严胜,王颖,王颖,孟D,吕胜,季勇,徐旭,刘旭,王颖,周玲,苗志,米高。人尿酸转运体1 (hURAT1)基因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高尿酸血症相关。中华医学杂志。2010年3月;47(3):204-10。PubMed PMID: 19833602。
  47. 周L,SEO KH,HE HZ,Pacholczyk R,Meng Dm,Li Cg,Xu J,She JX,Dong Z,MI QS。Tie2CRE诱导的miRNA加工酶DICER的失活破坏不变的NKT细胞发育。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年6月23日; 106(25):10266-71 PMCID:PMC2700920。
  48. 周力,何H,米JX,李C,李B,米QS。MicroRNA基因。Ann N Y Acad Sci。2008年12月;1150:72-5. 内政部:10.1196/annals.1447.026。PubMed PMID:19120271。
  49. 苗志明,赵诗,颜思亮,李志光,王一格,孟德明,周力,米QS。NALP3炎症小体功能多态性与痛风易感性。细胞周期。2009年1月1日;8(1):27-30. Epub 2009年1月31日。PubMed PMID:19106604。
  50. 周丽,王华,钟旭,金勇,米高士,Sharma A, McIndoe RA, Garge N, Podolsky R,佘建新。IL-10和IFN-gamma通路对于培养的CD8+ nkt样细胞的强免疫抑制活性至关重要。9(7):R119 PubMed PMID: 18664279;PubMed Central PMCID: PMC2530876。
  51. 张W,OU G,Hamrick M,Hill W,Borke J,Wenger K,Chutkan N,Yu J,Mi QS,Isales Cm,Shi XM。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潜力的年龄相关变化。J Bone Miner Res。2008年7月23日(7):1118-28 PMID:18435580;(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52. 刘云英,毕晓莉,米群生,顾军[arotinoid trometamol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华易学杂志。2008年1月22日;88(4):276-8。中国人PubMed PMID: 18361843。(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53. 黄绍平,董志忠,董志忠,黄绍平。ATR-Chk2信号通路在顺铂诱导凋亡过程中p53活化和DNA损伤反应中的作用。中国生物化学杂志。2008年3月7日;283(10):6572-83。PMID: 18162465。(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54. 丁克赫,施XM,钟Q,康B,谢D,Bollag WB,Bollag RJ,Hill W,Washington W,Mi QS,Insona K,Chutkan N,Hamrick M,Isales CM。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对老年性骨丢失的影响。《骨矿者研究》2008年4月;23(4):536-43. PubMed PMID:18072880;(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55. Meagher C、Arreaza G、Peters A、Strathdee CA、Gilbert PA、Mi QS、Santamaria P、Dekaban GA、Delovitch TL.CCL4通过改变胰岛β细胞靶向性炎症反应来预防1型糖尿病。糖尿病。2007年3月;56(3):809-17.PubMed PMID:17327452。(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56. Mi QS,Zhou L,Grattan M,Wang ZZ,Sivilotti M,She JX,Delovitch TL.NOD小鼠中PAF-AH Ib1的特征:PAF-AH可能不是糖尿病易感性Idd4.1位点的候选基因。Ann N Y Acad Sci。2006年10月;1079:147-52.PubMed PMID:17130546。
  57. Ly D,Mi QS,Hussain S,Delovitch TL.通过不变NK T细胞保护1型糖尿病需要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活性。免疫杂志。2006年9月15日;177(6):3695-704. PubMed PMID:16951329。(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58. 丁克宏,王泽忠,Hamrick MW,邓志斌,周磊,康斌,严少林,舍建新,Stern DM, Isales CM, Mi QS。在RAGE缺乏的小鼠中,破骨细胞形成的紊乱建立了RAGE在糖尿病相关骨丢失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化学学报。2006年2月24日;340(4):1091-7。2005年12月27日。PubMed PMID: 16403440。16页第13页。
  59. Yang W,Hussain S,Mi QS,Santamaria P,Delovitch TL。外周血T细胞内稳态紊乱导致糖尿病前期非肥胖糖尿病小鼠对抗CD3诱导的凋亡敏感性降低。免疫杂志。2004年10月1日;173(7):4407-16. PubMed PMID:15383571。(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60. Mi QS,Ly D,Zucker P,McGarry M,Delovitch TL.白细胞介素-4而非白细胞介素-10通过激活CD1d限制性不变自然杀伤T细胞预防自发性和复发性1型糖尿病。糖尿病。2004年5月;53(5):1303-10. PubMed PMID:15111500。(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6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IGF-结合蛋白-3复合物(IGF -I/IGF-结合蛋白-3复合物)对1型糖尿病的保护作用。内分泌学。2004年2月,145(2):627 - 38。PMID: 14617576。(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62. 关键词:NOD小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阻断,加重,1型糖尿病糖尿病。2003年8月,52(8):1967 - 75。PubMed PMID: 12882912。(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63. Arreaza G,Salojin K,Yang W,Zhang J,Gill B,Mi QS,Gao JX,Meagher C,Cameron M,Delovitch TL。缺乏活化和抗活化诱导的CD8 + T细胞凋亡的抗性与非同源糖尿病小鼠的外周耐缺陷相关。临床免疫素。2003年5月; 107(2):103-15。PubMed Pmid:12763479。(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64. 周磊,Népote V, Rowley DL, Levacher B, Zvara A, Santha M, Mi QS, Simonneau M, Donovan DM.小鼠外周蛋白基因序列直接表达Cre重组酶到外周神经元。523年2月。2002;(1 - 3):68 - 72。PMID: 12123806。(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65. mi qs,rezanka lj,lustig a,zhou l,longo dl,kenny jj。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缺陷酶缺陷小鼠的磷光胆碱的响应中丢失了M603型型。欧j免疫素。2002年4月32日(4):1139-46。PubMed Pmid:11932921。
  66. 胡l,rezanka lj,mi qs,lustig a,taub dd,longo dl,kenny jj。T15-idiotype阴性B细胞在T15i Knockin小鼠的预热曲目中占据磷光啉结合细胞。J免疫酚。2002年2月1; 168(3):1273-80。PubMed Pmid:11801665。(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67. 格子M *,MI QS *,Meagher C,Delovitch TL。NOD小鼠中糖苷基因座IDD4至5.2厘米区域11.2厘米的染色体11.2厘米区域的映射:鉴定两个潜在的候选Subloci。糖尿病。2002 51(1):215-23。PubMed Pmid:11756344。联合第一作者。
  68. 周L,罗利DL,米QS,塞夫科维奇N,马特斯HW,基弗BL,多诺万DM。小鼠品系间多态性改变胚胎干细胞mu阿片受体位点的基因靶向频率。哺乳动物基因组。2001年10月;12(10):772-8. PubMed PMID:11668392。(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69. Sharif S, Arreaza GA, Zucker P, Mi QS, Sondhi J, Naidenko OV, Kronenberg M, Koezuka Y, Delovitch TL, Gombert JM, Leite-De-Moraes M, Gouarin C, Zhu R, Hameg A, Nakayama T, Taniguchi M, Lepault F, Lehuen A, Bach JF,Herbelin A.通过α -半乳糖神经酰胺治疗激活自然杀伤T细胞可预防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和复发。Nat Med. 2001九月;7(9):1057-62。PubMed PMID: 11533711。(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70. Mi QS, Zhou L, Schulze DH, Fischer RT, Lustig A, Rezanka LJ, Donovan DM, Longo DL, Kenny JJ。在小鼠中缺失一个Page 14的16重链基因后,高度降低了对肺炎链球菌的保护。美国国立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所2000年5月23日;97(11):6031-6。PubMed PMID: 10811914;PubMed Central PMCID: PMC18553。
  71. 斯利瓦斯塔瓦RK、密歇根QS、哈德威克JM、隆戈DL。Bcl-2环区的缺失完全阻断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美国科学院学报1999年3月30日;96(7):3775-80. PubMed PMID:10097113;PubMed Central PMCID:PMC22370。(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72. 多福林,Zen ZX,孟J, Mi QS,郑晓华,张敏,张海生,李永忠。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20例。淮海医学。15(3):17-18(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73. Li HL,MI QS。(1996)NGU患者CHLAYDIA TRACHOMATIS的检测。J Taishan Med Col 17(3):215-216。
  74. Mi QS, Chen M, Chen H-D。(1995)。免疫复合物皮肤血管炎的研究。CHIN J IMMUNOL,11(5):239-242。
  75. Mi QS, Chen M, Chen H-D。(1995)。免疫光和免疫电子显微镜下硬体皮下浸润朗格汉斯细胞的鉴别。中华皮肤venerol杂志,9(3):130-131。
  76. Mi QS,张XZ。(1995)泰安NGU的病因研究。J Taishan Med Col 16(3):219-216。
  77. MI QS,GU J,Chen M.(1995)。红斑底图诊所与病理学研究。中文J Dermatol,28(5):305-306。
  78. 米·QS,潘J-C.(1995年)。外阴假性湿疣16例临床病理分析。妇产科最新进展,4(4):315-317。
  79. 米奇斯,李海立(1995)。氧氟沙星对解脲支原体尿道炎/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现代应用药学,12(4);30-31.
  80. 米高,顾杰(1995)。皮肤结核血清抗ppd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泰山医学院学报,16(2):102-105。
  81. 米秋生,周璐,陈海德(1996)。反义技术与皮肤病毒病的治疗(综述)。外国医学:皮肤科,22(2):102-105。
  82. 米高,陈永坤,H-D.(1996)。FK506对小鼠树突状表皮T细胞的影响。中华皮肤科杂志,29(6):427-429。
  83. 米秋生,陈敏,陈海德(1994)。硬结红斑中循环和组织沉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泰山医学院学报,15(1):68-71。
  84. Mi QS,陈M,陈H-D。(1994)。红豆膜病变中T细胞亚群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Chin J Dermatol,27(3):193-194。
  85. 米QS,陈敏,陈海德(1994)。用ELISA检测毛癣患者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中国皮肤病杂志,27(5):295-7。
  86. 顾志强,米秋生,陈敏(1994)。应用PCR对硬结红斑病变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研究。中国皮肤病杂志,27(5):294-295(参与研究构思、设计和实施)。
  87. 陈敏,陈海德(1993)。红细胞免疫与皮肤病(综述)临床皮肤病杂志,21(3):206-208。
  88. Mi QS, Chen M, Chen H-D。(1992)。硬体红斑病变中的朗格汉斯细胞。中华医学杂志,72(2)104-105。
  89. Mi QS, Chen M.(1991)。硬体红斑的免疫病理学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4(6):366-368。
  90. 李庚,高旭,米QS。(2016)表皮LC稳态不需要TGF-β1-Smad信号通路。目标。2016年3月17日。doi:10.18632/oncotarget.8167。
  91. 张旭,顾军,于凤生,周磊,米高。TGF-β1诱导的转录因子网络在朗格汉斯细胞发育和维持中的作用。2016年3月7日doi: 10.1111 / all.128PMID: 26948524。
  92. 魏琦,米QS,董梓。微小RNA在肾脏疾病中的调节和作用。IUBMB生命。2013年7月;65(7):602-14. 内政部:10.1002/iub.1174。复习。PubMed PMID:23794512。
  93. 杨白S、韩力、魏兰M、陆希杰、麦金农K、周力、林HW、老JT、密苏里QS。银屑病关节炎的新生物标志物。IUBMB生命。2015年11月24日。doi:PubMed PMID:26602058。
  94. Weiland M,Gao XH,周L,MI QS。(2012)小RNA影响很大:血清miRNA作为人类疾病的生物标志物。RNA Biol,9(6):850-9。PMID:2269955。
  95. 周丽,朴智彦,郑庆华,米QS。(2011)miRNA调节NKT和Foxp3 Treg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细胞分子免疫,8(5):380-7。
  96. 肾组织中的microRNAs:生物发生、调控和病理生理作用。肾生理学杂志。2011年3月;300(3):F602-10。PubMed PMID: 21228106。
  97. 周玲,徐克宏,黄香港,米QS。microrna和免疫调节T细胞。9(5):524-7 PMID: 19539573。
  98. cd1d限制的NKT调节细胞:功能基因组分析为1型糖尿病的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诺华发现Symp. 2003;252:146-60;PMID: 14609217。
  99. Sharif S,Arreaza Ga,Zucker P,Mi QS,Delovitch TL。天然杀伤T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J Mol Med(Berl)。2002年5月; 80(5):290-300。EPUB 2002 APR 11.审查。PubMed Pmid:12021841。
  100. Mi QS, Chen M, Chen H-D。(1994)。免疫抑制剂fk506及其临床应用(综述)。国际杂志,20(4):203 - 205。

本书章节:

  1. 周磊,钟旭,心肌梗死QS和She JX(2011)章节:体外扩增的CD8 + NKT样细胞具有有效的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活性。在:医学和生物学的进展。2011年卷14日。
  2. 米格尔C,Mi QS,Wagner M,Hussain S,Ly D和Delovitch TL.第章:iNKT细胞分化和激活的研究揭示了预防1型糖尿病的潜在新疗法。在:NKT细胞。山村和克罗克福德,编,2006。
  3. 陈先生,q-s mi。黑素细胞肿瘤、细菌和衣原体疾病。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ed M. Chen, et al.),第7章,P63-89;土地干裂。3,p455 - 475。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自身免疫杂志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