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A)术前轴位t1加权后MRI显示右侧额叶不均质病变,占位效应并侵蚀额骨。(B)术后轴位t1加权后MRI显示肿瘤切除和后方小面积强化
全文
Alistair朱克斯1 *辛迪·莫雷1Stephen Santoreneos1尼古拉斯·曼顿2芭芭拉Koszyca3.尼古拉斯Gottardo4塔马斯·雷维斯2
1澳大利亚北阿德莱德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SA病理学,妇女和儿童医院,北阿德莱德,澳大利亚
3.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阿德莱德大学医学院汉森神经疾病研究所中心
4澳大利亚珀斯玛格丽特公主儿童医院血液和肿瘤科
*通讯作者:Alistair Jukes,儿科神经外科,妇女儿童医院,Kermode St,北阿德莱德5006,澳大利亚,电话:0422223867;电子邮件:alistairjukes@me.com
我们提出了一个12岁精神正常的女孩的肿瘤的案例,她提出了无痛的前额肿胀。影像学检查显示右侧额叶内有一大片病变,并侵蚀额骨。组织学诊断符合胶质母细胞瘤的所有标准,并有明显的骨浸润。然而,DNA甲基化分析显示特征与间变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一致。脑胶质瘤侵袭颅骨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表现,特别是在儿童,只有少数病例以前被描述。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神经病理学;肿瘤;脑;癌症遗传学;外科学;神经肿瘤学
MRI:磁共振成像;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 S100蛋白;AE1/3:细胞角蛋白AE1/3染色;背景:脱氧核糖核酸;MIB-1: E3泛素蛋白连接酶1;EMA:上皮膜抗原;CDKN2A: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BRAF V600E: B-RAF原癌基因;acn:试验数量; WHO: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世界卫生组织(WHO)II级肿瘤,通常发现于儿童和青年人的颞叶。很少描述其间变性特征[1].我们首次报告一名先前健康的12岁女孩,最初经组织学诊断为额叶胶质母细胞瘤,伴有颅骨发红的骨侵犯。随后的DNA甲基化分析显示其特征与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更为一致。
患者表现为右眶上区可触及、无痛、无搏动性肿块,该肿块在2周内形成。她没有头痛症状,父母也没有任何行为改变。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显示右额叶存在一个界限不清、强烈增强且质量不均匀的信号强度,导致中线移位15 mm(图1)。邻近颅骨破坏,延伸至盔下软组织,同时有眶顶臀位证据,肿块向下延伸至眶内。MRI脊柱不明显。手术时,发现额骨突出灰褐色坏死肿块。对眶顶臀位进行了探查,necr切除耳廓出现的骨,并从眼眶移除异常组织。去除剩余肿瘤并重建眼眶顶部。切除缺损处1 cm边缘后替换额骨。患者醒来时没有明显缺陷,术后第1天的MRI显示sma没有并发症ll外侧裂强化区(图1)。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具有一系列表型,主要成分是细胞片,细胞核呈椭圆形至纺锤状,染色质粗糙,但无明显核仁。这些细胞显示中等数量的嗜酸性细胞质,有丝分裂图很容易识别。外观提示脑膜上皮分化,但没有明确定义的螺纹,细胞核缺乏假包涵体,有证据表明内皮细胞增生和红色假栅栏状坏死(图2A)。肿瘤表现为广泛的软脑膜扩散和骨浸润(图2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波形蛋白和局部突触素染色阳性。E3泛素蛋白连接酶(MIB-1)的增殖指数为9%。AE1/3免疫染色突出显示一个局部的横纹肌样细胞集合。上皮膜抗原(EMA)免疫染色呈阴性,细胞角蛋白标记物(CAM 5.2)、钙粘蛋白、孕酮受体和肌生成素的免疫染色呈阴性。染色体分析显示获得了5、7、9、11、14、17和21号染色体。在1p19q处未检测到杂合性缺失。虽然组织学诊断符合胶质母细胞瘤的所有标准,但不寻常的骨侵犯发现促使使用Illumina 450 k阵列(Illumina人类甲基化450 k阵列和内部分类器V7.0.)使用DNA甲基化谱进行进一步分析。这揭示了染色体9p的局灶性纯合子缺失,包括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DKN2A)的位点,并将该肿瘤归类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Sanger测序检测到一个原癌基因(BRAF V600E)点突变。结合胶质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特征、红色骨浸润、BRAF突变的存在和DNA甲基化谱,诊断为具有间变性特征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图2:(A) H&E染色显示内皮细胞增生,假栅栏状坏死。(B) H&E染色显示软脑膜广泛扩散并侵袭骨。
根据儿童肿瘤组(COG) ACNS 0423协议[2],患者接受了灶性放疗(59.4 Gy),同时伴有替莫唑胺。放疗快结束时,她发生了深骨髓发育不全,这阻止了使用替莫唑胺和洛莫司汀维持治疗的计划。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她的骨髓恢复了。确诊两年多后,患者临床表现稳定,肿瘤减积部位有稳定的微小残留病变。鉴于BRAF抑制剂对BRAFV600E突变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前景,这些药物将在肿瘤进展时使用[3-6]。
世卫组织对这一罕见实体的等级分配不明确[7-9]。虽然纤维成分的存在增加了胶质肉瘤或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婴儿星形细胞瘤(DIA)的可能性,但该区域没有明显的恶性,GFAP免疫阳性。本例硬脑膜在宏观上受累,但在有明显骨质侵蚀的病例中,硬脑膜在宏观上也被描述为正常[10]。这被认为是由于胶质细胞的微观侵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因生长缓慢而导致颅骨内板骨重塑或侵蚀。相反,在恶性胶质瘤中很少描述颅骨侵犯,只有少数病例报告仅限于成人患者[10-12],在具有间变性特征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儿童中从未报告过。
在影像学上可以看到骨质侵蚀和盔下延伸的情况下,应考虑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特别是当肿瘤出现在轴内时。DNA甲基化分析能够准确诊断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实体,因此具有重大的临床影响。我们的病例强调了建立一个分类标准的必要性该系统结合了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还结合了分子分析,如DNA甲基化分析,以更准确地诊断肿瘤实体。
发件人声明他们在本案中没有利益冲突。
- Vu TM, Liubinas SV, Gonzales M, Drummond KJ(2012)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恶性潜能。临床神经科学19:12-20。[Ref。]
- Jakacki RI, Cohen KJ, Buxton A, Krailo MD, Burger PC, et al.(2016)同步放疗+替莫唑胺+替莫唑胺+洛莫司汀治疗儿童高级别胶质瘤的2期研究:儿童肿瘤组ACNS0423研究报告。神经肿瘤18:1442-1450。[Ref。]
- Ichimura K, Nishikawa R, Matsutani M(2012)小儿神经肿瘤的分子标记。神经肿瘤14:iv90-iv99。[Ref。]
- Siegal T(2015)胶质瘤中分子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影响。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2:437-444。[Ref。]
- Penman CL, Faulkner C, Lowis SP, Kurian KM (2015) BRAF改变在儿童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预后和治疗靶向中的作用。Front Oncol 5:54。[Ref。]
- Gierke M, Sperveslage J, Schwab D, Beschorner R, Ebinger M, et al.(2016)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IDH1-R132突变、BRAF V600突变和KIAA1549-BRAF融合转录状态,支持儿童肿瘤的分类。J Cancer Res Clin Oncol 142: 89-100。[Ref。]
- Ironside AJ, Ironside JW(201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外科(牛津)30:107-115。[Ref。]
- Montano N, Papacci F, Cioni B, Gaudino S, Della Pepa GM,等(2013)具有非典型特征的原发性多中心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临床神经科学20期:1605-1608。[Ref。]
- Louis DN, Perry A, Reifenberger G, von Deimling A, Figarella-Branger D, et al.(2016)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综述。神经病理学杂志131:803-820。[Ref。]
- Gheyi V,Hui FK,Doppenberg EM,Todd W,Broaddus WC(2004)引起颅骨破坏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一种不寻常的表现。美国神经放射学杂志25:1533-1537。[Ref。]
- 《颅骨破坏: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不寻常表现》,AJNR Am J神经放射杂志9:388-389[Ref。]
- Forsyth TM, Bi WL, Abedalthagafi M, Dunn IF, Chiocca EA(201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颅外生长。临床神经科学22:1521-1523。[Ref。]
在此下载临时PDF
文章类型:病例报告
引用:Jukes A, Molloy C, Santoreneos C, Manton N, Koszyca B, et al. (2016) Brief Report: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侵袭儿童颅骨。J Neurol Neurobiol 2(4): doi http://dx.doi.org/10.16966/2379-7150.128
版权:©2016 Jukes A等。这是一篇根据知识共享署名许可证条款发行的开放获取文章,允许在任何媒体中不受限制地使用、发行和复制,前提是原始作者和来源均已获得授权。
出版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