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othea k。汤普森
Thompson Dorothea K,博士,JD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副教授

坎贝尔大学药学院和健康科学
美国

教育

  • 田纳西州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12年5月,活动:《田纳西州法律评论》执行编辑,2011-2012;工作人员,2010 - 2011。
  • 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微生物学系(哥伦布,OH)ph.D.,Molecular微生物学,1997年12月(GPA 3.89 / 4.00)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英语(大学公园,PA),M.A.,英语,有专业技术写作/科学话语,1992年5月
  •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厌氧微生物学系(布莱克斯堡,弗吉尼亚州),硕士,厌氧微生物学,1989年8月
  • 田纳西大学(Knoxville,TN),B.A.,微生物学和英语,Summa暨Laude,1986年6月

配置文件

目前,我是坎贝尔大学制药科学系的副教授,在那里我主要教授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药学博士项目。我于2015年1月开始在坎贝尔任职。我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法律、卫生政策和监管问题,挑战药物基因组学和纳米技术应用于卫生和制药科学。当我还是一名法学学生时,我在《田纳西州法律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小尺寸,大困境:规范纳米技术的挑战”的文章。我对在坎贝尔的研究中探索制药科学和监管事务的交叉很感兴趣。

在坎贝尔大学之前,我作为博士级别的研究科学家在位于田纳西州橡树岭的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工作。在ORNL期间,我的研究领域是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特别是DNA微阵列杂交、二维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高通量技术在细菌金属胁迫调控中的应用。作为普渡大学微生物学助理教授,我与生物光谱学家合作开发并应用了一个拉曼化学成像平台,使用功能化纳米探针化学绘制细菌亚细胞金属生物还原位点。我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知识产权法和行政法方面也有高级教育培训和经验。我是田纳西州律师协会的成员,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注册执业。

研究兴趣

我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法律、卫生政策和监管问题,挑战药物基因组学和纳米技术应用于卫生和制药科学。

专业的活动:

2015年1月 - 至今

副教授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系,药学系

坎贝尔大学药学院和健康科学学院

2014年6月11日 - 至今

科学顾问

微生物洞察公司(Knoxville, Tn)

1/16/2014——9/03/2014

电子发现承包商

Nelson Mullins Riley & Scarborough, Llp(纳什维尔,田纳西州)

2011年8月- 2013年5月

技术顾问

生命科学

Luedeka Neely集团,P.C.(诺克斯维尔,Tn)

2009年8月 - 2011年2月

研究科学家二世

田纳西大学环境生物技术中心

2005年10月- 2009年7月

助理教授

微生物学&首席研究员

普渡大学生物科学系

2004年10月 - 2005年9月

组长和科研人员

微生物生态学与功能基因组学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环境科学部(橡树岭,Tn)

1998年2月- 1999年11月

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ORISE)研究员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细菌寄生和过敏产品,生物学评估中心和研究中心(Bethesda,MD)

荣誉和奖励

出版物

  • 周军,D. K. Thompson, Xu Y., J. M. Tiedje. 2004。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John Wiley & Sons, Inc.,新泽西州霍博肯(中文翻译)。

书章节

  1. 湾,x。D. K.汤普森(D. K. Thompson)。高通量技术和功能基因组学,第67-113页。Fu, P., and S. Panke (ed.), Systems Biology and Synthetic Bi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新泽西州霍博肯。
  2. 周,J.和D. K. Thompson。2004.微阵列技术和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p。183-270。在Sparks,D. L.(Ed。),农学前进,Vol。82. elsevier Inc.,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州。
  3. 周,J.-Z。d·k·汤普森(D. K. Thompson)。微阵列: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1968-1979页。《环境微生物百科全书》,第4卷,布里顿编。John Wiley & Sons,纽约

同行评审期刊文章

  1. Kadam, D. K. Thompson, J. Irudayaraj. 2012。细胞内生长的金纳米岛作为SERS基底,利用拉曼化学成像技术监测修复细菌生物膜中铬酸盐、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定位位点。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745:1-9。
  2. Ravindranath,S.,K.Henne,D. Thompson和J. Irudayaraj。2011.使用细胞内生长的金纳米岛的单一细菌中铬酸盐还原位点的拉曼化学成像。ACS Nano,5(6):4729-4736。
  3. 亨尼,K. L., X.-F.。Wan, W. Wei和D. K. Thompson, 2011。SO2426是希瓦氏菌MR-1中铁载体表达的正调控因子。BMC微生物11:125。
  4. Ravindranath, S. P., K. L. Henne, D. K. Thompson, J. Irudayaraj. 2011。希瓦氏菌细胞内铬酸盐生物还原的表面增强拉曼成像。PloS One 6(2): e16634。
  5. 汤普森,D. K., K. Chourey, G. S. Wickham, S. B. Thieman, n.c. VerBerkmoes, B. Zhang, A. T. McCarthy, M. A. Rudisil, M. Shah,和R. L. Hettich. 2010。蛋白质组学揭示了腐败假单胞菌F1对急性铬酸盐胁迫的核心分子反应。BMC基因组11:311。
  6. Henne, K. L., C. H. Nakatsu, D. K. Thompson, A. E. Konopka. 2009。高铬酸盐抗性的节杆菌属菌株FB24需要以前未被描述的附属基因。BMC微生物9:199。
  7. Mugerfeld,I.,B. A. Law,G. S. Wickham和D. K. Thompson。推定的氮化酶基因涉及沉南氏体逆向金属应激的反应。应用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82:11​​31-1141。
  8. Henne, K. L., J. E. Turse, C. D. Nicora, M. S. Lipton, S. L. Tollaksen, C. Lindberg, G. Babnigg, C. S. Giometti, C. H. Nakatsu, D. K. Thompson, and A. E. Konopka. 2009。关节杆菌FB24菌株铬酸盐反应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蛋白质组研究杂志8:1704-1716。
  9. Choureey,K.,M. R. Thompson,M. Shah,B.张,N.C.C.Verberkmoes,D.K.Thompson *,以及R.L.Ht.Hetch *。2009年。铬酸盐转化期间,响应调节剂(SO2426) - 致答态菌株和野生型肺癌偶联1-1的比较颞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研究杂志8:59-71。
  10. 魏伟。Wan和D. K. Thompson, 2008。转录组分析显示,在铬酸盐胁迫下,响应调节剂so2426介导的oneidenshewanella MR-1基因表达。BMC基因组9:395。
  11. 吴磊,刘旭东,M. W. Fields, D. K. Thompson, C. E. Bagwell, J. M. Tiedje, T. C. Hazen, Zhou J. 2008。基于微阵列的全基因组杂交作为确定原核物种亲缘关系的工具。ISME期刊(微生物生态学多学科期刊)2:642-655。
  12. 汤普森,M. R.汤普森,D. K.汤普森和R. L.赫蒂奇,2008。从散弹蛋白质组数据挖掘微生物翻译后修饰的益处和警告的系统评估:雪瓦氏菌对铬酸盐暴露的响应。蛋白质组研究杂志7:648-658。
  13. 罗芳,杨勇,钟建军,高华,可汗,D. K. Thompson,周建军。2007。利用随机矩阵理论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和未知基因预测函数。BMC生物信息学8:299。
  14. Thompson,M. R.,N.C.Verberkmoes,K.Chourey,M. Shah,D.K.Thompson和R. Hettich。2007.肺肾上腺素掺德先生1至急性铬酸盐攻击的剂量依赖性蛋白质组反应。蛋白质组研究杂志6:1745-1757。
  15. Chourey, K., M. Thompson, J. Morrell-Falvey, n.c. VerBerkmoes, S. D. Brown, M. Shah, J. Zhou, M. Doktycz, R. L. Hettich, D. K. Thompson. 2006。24小时铬暴露对奈氏希瓦氏菌MR-1的整体分子和形态学影响应用与环境微生物72:6331-6344。
  16. 高,H.,Z.K. Yang,L.Wu,D. K. Thompson,以及J.周。2006年。肺肾上腺素锑患者的冷击响应的全局转录组分析及其古典冷冲击蛋白的突变分析。细菌学杂志188:4560-4569。
  17. Brown, S. D., M. R. Thompson, n.c. VerBerkmoes, K. Chourey, M. Shah, J. Zhou, R. L. Hettich, D. K. Thompson. 2006。雪瓦氏菌对铬酸盐胁迫反应的分子动力学。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5:1054-1071。
  18. leaphart,A. B.,D.K.Thompson,K.Huang,E. ALM,X. WAN,A.Arkin,S. D. Brown,L.Wu,T. yan,X.刘,G. S. Wickham和J. Zhou。2006年。暴露于酸性和碱性pH后,沉南氏体偶联基因表达的转录组谱。细菌学杂志188:1633-1642。
  19. Brown, S. D., M. Martin, S. Deshpande, S. Seal, K. Huang, E. Alm, Y. Yang, L. Wu, T. Yan, X. Liu, A. Arkin, K. Chourey, J. Zhou, D. K. Thompson. 2006。西瓦氏菌对锶胁迫的细胞反应。应用与环境微生物72:890-900。
  20. 刘勇,高伟,王永强,吴立军,刘旭东,严天祥,E. Alm, A. Arkin, D. K. Thompson, M. W. Fields,周建军。2005。雪瓦氏菌MR-1对盐胁迫的基因组表达响应。细菌学杂志187:2501-2507。
  21. 湾,x。, N. VerBerkmoes, D. Stanek, L. A. McCue, D. Stanek, H. Connelly, L. J. Hauser, L. Wu, X. Liu, T. Yan, A. Leaphart, R. L. Hettich, J. Zhou, and D. K. Thompson. 2004。金属还原菌希瓦氏菌Fur模子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特征。细菌学杂志186:8385-8400。
  22. 高,H.,S. Wang,X. Liu,T. Yan,L.Wu,E. ALM,A. Arkin,D. K. Thompson和J.周。2004.雪松互联网综合体的全局转录组分析。细菌学杂志186:7796-7803。
  23. 吴磊,D. K. Thompson, X. Liu, M. W. Fields, C. E. Bagwell, J. M. Tiedje,和J. Zhou. 2004。基于微阵列的全基因组杂交在环境应用中检测微生物的发展和评价。环境科学与技术。
  24. Yost, C., L. Hauser, F. Larimer, D. Thompson, A. Beliaev, J. Zhou, Y. Xu, D. Xu. 2003。希瓦氏菌MR-1的计算研究:假设蛋白的结构预测和功能推断。“组学:综合生物学杂志”7:177-192。
  25. Liu, Y., J. Zhou, M. Omelchenko, A. Beliaev, A. Venkateswaran, J. Stair, L. Wu, D. K. Thompson, D. Xu, I. B. Rogozin, E. K. Gaidamakova, M. Zhai, K. S. Makarova, E. V. Koonin, and M. J. Daly. 2003. Transcriptome dynamics of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recovering from ionizing rad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0:4191-4196.
  26. Beliaev, A. S., D. K. Thompson, M. Fields, L. Wu, D. P. Lies, K. H. Nealson, and J. Zhou. 2002。希瓦氏菌etrA突变体的微阵列转录分析。细菌学杂志184:4612-4616。
  27. 汤普森,D. K., A. S. Beliaev, C. S. Giometti, S. L. Tollaksen, T. Khare, D. P. Lies, K. H. Nealson, H. Lim, J. Yates III, C. C. Brandt, J. M. Tiedje,和J.- z。周》2002。雪瓦氏菌铁摄取调节因子(Fur)突变体的转录和蛋白质组学分析:Fur在能量代谢、转录调控和氧化应激中的可能参与。应用与环境微生物68:881-892。
  28. 周杰和D. K.汤普森,2002。微阵列应用于环境研究的挑战。生物技术的当前观点13:204-207。
  29. Beliaev, A. S., D. K. Thompson, T. Khare, H. Lim, C. C. Brandt, G. Li, A. E. Murray, J. F. Heidelberg, C. S. Giometti, J. Yates III, K. H. Nealson, J. M. Tiedje, and J. Zhou. 2002。不同电子受体在厌氧生长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组学:综合生物学杂志”6:39-60。
  30. 吴,L.,D. K. Thompson,G. Li,R. A.伤害,J. M. Tiedje和J.周。2001.用于检测环境中所选基因的功能基因阵列的开发和评价。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67:5780-5790。
  31. 汤普森,D. K., C. D. Deal, C. Ison, J. Zenilman, M. C. Bash. 2000。基于PIB基因可变区生物素化寡核苷酸探针的淋病奈瑟菌分型系统传染病杂志181:1652-1660。
  32. 汤普森,D. K., J. R.帕尔默和C. J.丹尼尔斯,1999。火山卤素古菌TFIIB同源物的表达及热响应调控。分子微生物学33:1081 - 1092。
  33. Thompson,D. K.和C. J. Daniels。1998.通过相邻的序列元素控制古塔塔样启动子的热休克诱导性。分子微生物学27:541-551。
  34. 郭,Y.-P。,* D. K. Thompson,* A. St. Jean, R. L. Charlebois, and C. J. Daniels. 1997。火山Haloferax volcanii的两个热激基因的特性:古菌转录调控的模式系统。细菌学杂志179:6318-6324。(*作者对这项工作贡献相同。)
  35. 汤普森,d.k. 1993。为科学中的实验事实辩护:对生物化学研究文章结果部分的研究。书面交流10:106 - 128。
  36. 1993年书目:文学与科学的关系,1989-1990。在配置2:283 - 319。
  37. 汤普森,d。K。和j。s。陈》1990。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licum) NRRL B593乙酰乙酰辅酶a反应磷酸转丁基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应用与环境微生物56:607-613。

自身免疫杂志传单